上海市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跨校合作专项申报指南
为进一步打破高校间学科壁垒,激活科技人才创新活力🚶🏻➡️,强化联 合攻关标志性成果产出,促进科技创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高 质量发展,充分发挥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的平台作用👩👩👧👧,设 立跨校合作专项,面向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七所高校开放申报,开展 跨校跨学科高水平研究。
一🏄🏻、项目类别
跨校合作专项分为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两类。重点项目资助3~4 项,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 万元/项👩❤️👩,建设周期三年😸🧘。培育项目资 助8~ 12 项 (博士生项目),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 5 万元/项🐦🔥, 建设周期两年💁🏻♀️,支持自由探索。
(一) 重点项目
项目负责人为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七所高校环境学科教师,需联 合三校及以上高峰学科高校教师跨校组建团队申报🙏🏿。
(二) 培育项目
项目负责人为高峰学科高校环境学科在读博士生☹️,需联合三校及 以上博士生跨校组建团队申报🦹🏻👨🏿🔬。除项目经费外,七所高校为申报成功团队提供设备🙎🏼♀️、平台🔴、场地等支持🏃🏻♂️➡️。
二、资助领域及考核指标
(一) 重点项目
领域一👩🏽🎓:超大超市群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
主题一⚉:示范区双碳目标实施技术路径模拟与智能决策支持平台构建 研究内容:针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“碳达峰⚠️、碳中和”实 施路径和技术发展路线图不明晰的问题🤓,开展跨区域双碳目标实施路 径模拟,为决策提供动态智能支持🏌️♀️;构建示范区碳源、碳汇清单,开 展纺织印染、电力🎠、化工、电子等多种产业模式的减污降碳路线图、 多技术场景路径模拟和趋势分析,构建智能决策平台和风险管理体系。 考核指标:研发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碳源碳汇监测技术 1-2 项、监测设 备 1-2 套; 编制《示范区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》, 向示范区执委会 提交布置建议并获认可🚭;构建双碳目标智能决策数据库和支持平台 1 套。
领域二⏲: 超大城市群污染控制和资源化
主题一🖋🩱:示范区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与智慧管控平台构建
研究内容🕵🏻♀️:聚焦示范区水环境治理关键科学难题,突破区域水系统污 染成因诊断🏌🏻♂️、区域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、污染物治理技术前沿 等关键技术,突破面向水环境功能提升的河湖一体化生态水文调控与 修复技术,构建水环境智慧管控平台👩🏿🦰👼🏿。
考核指标:编制相关指南或技术规范(征求意见稿) 2 项以上🚞; 建设 示范工程1-2 项或数字孪生展示 10-20 项,构建水环境智慧管控平台 1 个。
领域三✮:超大城市群环境演变和生态安全
主题一:示范区空气-水-土壤环境新污染物筛选及综合防控技术
研究内容:以示范区为研究区域👩⚕️🤖,厘清污染源特征、排放因子及源强, 研发非点源污染通量监测方法⛺️,构建区域排放清单;结合生态环境调 查与物质毒性🌓,构建优控新污染物名录;建立“断面-水体-污染源” 全链条监测溯源技术体系◻️,揭示区域优控新污染物负荷与水体污染水 平之间的响应关系;研究优控新污染物在空间分布规律及环境多界面 的传输过程及其风险评估,研发新污染物综合防控与削减技术体系; 摸清示范区生态本底,厘清主要外来植物的种类🤴🏿、分布与危害状况🙅🏽♀️🤴🏼, 评估示范区生态状态🤱🏿🚣🏼♀️,探索生态安全的维持机制。
考核指标:研发优控新污染物识别技术 1-2 项✌🏽, 被动采样监测技术或 装备 1-2 项; 构建动态监测平台🤵🏼♂️,形成区域新污染物排放清单 1 套; 攻克新污染物综合防控与削减技术 2 项以上🪂。
(二) 培育项目
围绕研究院三大领域🦿、八大研究方向开展自由探索,考核指标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填写。
1 超大城市群绿色低碳与循环发展
1.1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碳
1.2 绿色环境功能材料
1.3 污染减排与清洁生产
2 超大城市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
2.1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
2.2 大气污染控制与健康
2.3 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
3 超大城市群环境修复与生态安全
3.1 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
3.2 区域环境风险及生态安全
三、申报方式
申请人根据发布的资助领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组织团队申报, 每位老师🧑🏼🚒、学生仅限参与申报一项。申报团报填写《上海市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——科学研究基金申请表》👰🏿♀️🧛🏿♂️,并于 2022 年 5月23日前, 发送电子签名版至yymhha@shiep.edu.cn。
四、选拔办法
跨校合作专项由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执行委员会组 织专家评审,根据专家评审结果,排名靠前的项目优先资助。
五、 项目管理
跨校合作专项项目管理和科研财务制度🫐✬,严格按照《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管理办法》(沪教委科〔2022〕4 号)和《上海市科研计 划项目(课题) 专项经费管理办法》(沪财发〔2017〕9 号),参照同 济大学科研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执行。
六、考核方式
项目执行期过半时⬅️,以书面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中期考核;执行期结束后进行结题考核𓀙,采用书面报告⇾、汇报会相结合的方式。考核 结果优秀的项目在下一轮项目申报时优先考虑🦑🙁。
七🛀👨🏻⚕️、咨询电话
时老师: 18801618059
附件: